饮和食德,宣威火腿

        从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“饮和食德”,到汪曾祺写道“云南宣威火腿与浙江金华火腿齐名,难分高下……”宣威火腿,以其“色、香、味、形”四绝特色,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美食大家,每每看到关于书中宣威火腿的美文描写,那种极致的咸香丰润,仿佛要从书中流淌出来。


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“饮和食德” 


宣威火腿的发展背景 

        宣威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,名震天下的宣威火腿便产于此地。自清雍正五年(1727 年)置宣威州后,火腿便以地名命名。宣威冬季无严寒,夏季无酷暑,年均温差小,昼夜温差大,太阳光照充足,为腌制火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。尤其每年从霜降之后到立春之前的这一时间段最为适宜。 

        宣威火腿的生产、加工历史悠久、源远流长。清初以来,宣威与内地的交往加强,种养技术的提升促使高原农作物和畜牧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,火腿制作逐渐普及开来。清朝中后期,宣威火腿加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,至清雍正年间,已初具规模,工艺颇具章法。清末至民国年间,宣威火腿与浦在廷先生的相遇,成就了如今的“火腿奇迹”。


红白分明的宣威火腿


宣威火腿的制作工艺 

        每年霜降前后,宣威的老百姓便紧锣密鼓开始准备制作火腿。选取散养在野外的肉质上乘的“乌蒙猪”为原料,将其进行细致处理和修割,呈琵琶形。腌制分为三次,上初盐、大盐和补盐,时间跨度约为20 天。


腌制 


        之后堆码翻压,使盐分更好渗入,以及赋予火腿特有的外观。接着洗晒整形,进一步修割整形,获得更好的外形。最后上挂风干,发酵成熟,时间跨度从半年到一年不等。


风干 

        宣威火腿吃法多样,可炒、蒸、煮而食,也可切块烧烤至焦黄,排出肉表腊味,再洗净煮熟,切片食用,色、香、味俱佳。讲究的吃法是用砂锅煮熟而食,这样更能品尝到宣威火腿的美味,其汤色清亮、味道鲜甜,肉质红嫩细腻。宣威火腿也是云南过桥米线、滇式月饼的重要配料之一。这些独特的烹调方式,酝造出宣威火腿老而弥新的味道。


肥瘦相间的宣威火腿 


宣威火腿的发展现状

        威火腿的生产和发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。近年,宣威火腿生产加工向规模化、集约化方向发展,经营宣威火腿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。同时,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。

        宣威火腿被人们吃了上百年的时间,已经吃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。当地的火腿博物馆,将工艺流程,传承历史,现当代生活的发展意义贯穿成一条线融进入人们的文化视野,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

正宗宣威火腿 

        几百年来,宣威的火腿业在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,伴随宣威社会的发展而发展,促进了宣威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巨大进步,成了宣威最富名声的文化标志。循着历史留下来的足迹,今日的宣威火腿,也依然能看到延续数百年的古老技艺,每一口肉香,都承载着当地匠人百年传承的情意,唤醒最纯正的自然风味。

滇ICP备2020008849号-1 滇公网安备 53038102530500号
微信公众号
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
手机访问
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
在线客服
专业的客服团队,欢迎在线资讯
客服时间: 9:00 - 18:00

滇公网安备 5303810253050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