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威火腿历史文化及现状

宣威市地处滇东北,北、东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接壤,西南与曲靖市会泽县、沾益县、富源县山水相连。在这片总面积6075平方公里,居住着汉、彝、苗、回等民族,2012底,全市总人口近150万人,为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市。
    宣威历史悠久,早在新石器时代,就有人类的足迹踏上这片土地。秦皇汉武开拓西南,修建的西南丝绸之路五尺道,就纵贯宣威南北,宣威现在的主要城镇,就位于古道上。此后两千多年,中央王朝委任的官员及靖边的将军,出省入滇的商旅,进京赶考的学子,均要从这条古道上经过。明、清两朝的大规模屯垦,大批的移民也从这里踏上云南的土地。人来人往,给宣威市带来了多元文化的种子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源远流长的火腿文化。

    宣威火腿是中国三大名腿之一,起源于何时?因历代战乱频繁,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,但彝族是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,而彝族又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,狩猎曾经是彝族猎取高蛋白和脂肪的主要来源之一,调剂余缺,腌制腊肉和熏制干肉,是彝族先民必须具备的生活技能。据宣威现存氏族家谱记载,明朝初年,来自西北、中南、华东和江苏、安徽的移民陆续成为宣威住民,不仅带来的先进的农耕技术,也带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,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碰撞,可能是产生宣威火腿的根本原因。直至今天,宣威市既是云南省粮食生产大县(市),也是生猪养殖和肉食品调出大县(市)。清雍正五年(公元1727年)编修的《宣威县志》就有关于宣威火腿“身穿绿袍,肉质厚,精肉多,鲜嫩可口”的记载。光绪《宣威州志》补《食货》中记载:“火腿,宣威腌腿,亦负盛名,可与浙江之金华并驱。”民国十八年编印的《宣威县志》,专门附有制火腿及腌肉的方法。有了这个基础,清宣统元年,宣威有识之士陈时诠、浦钟杰等,以现代企业的理念,发起组织成立火腿股份有限公司,引进德国的先进设备,生产宣威火腿罐头,远销至东南亚、香港及欧洲。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,宣威火腿与金华火腿共获金奖。1923年,在广州举办的展览会上,民国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在品尝了宣威火腿之后,欣然为之题词:“饮和食德。”从此,宣威火腿名声大振,云南省昆明市的德和罐头及冠生园、桂美轩等糕点生产企业,都以宣威火腿为原料,著名的“云南过桥米线”,也要放一两片宣威火腿调味。“云腿”,是宣威火腿的代名词。
 


 

    独特的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产生了个性鲜明的宣威火腿文化,至今在宣威根深蒂固,并影响了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。之所以有这个实力,主要是宣威火腿有如下独特优势:
    一是它的广泛性。宣威火腿与其他火腿最大的不同是,首先是产地面积广大,不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。宣威市60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无论是高山梁子,还是河谷深箐,只要有村庄的地方(不含回族村寨),都可以腌制火腿。其次是会腌制火腿的人多,全市凡养殖肥猪的家庭,成年男子都掌握腌制火腿的技术,绝大多数都腌制得好,甚至少部分妇女和男孩也会腌制。掌握火腿腌制技术的人数不下数十万。

    二是它的独到性。宣威火腿已经深深打上了宣威的烙印,虽然邻近宣威的会泽县大井镇(原属宣威管辖),富源县后所镇,沾益县炎方乡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,六盘水市水城区、盘县等毗邻乡镇和村社,所腌制的火腿,味道几近于宣威火腿,但离开一定范围,至多不超过十来公里,所腌制出的火腿色、香、味就大不一样。如威宁火腿,表面不穿绿衣,而是穿黄衣,香味大为逊色。从外地购买生猪到宣威宰杀腌制出来的火腿,味道也不同。宣威火腿的色、香、味是宣威独特的地理、气候和水土、物种等综合因素决定的,别的地方根本无法复制。因此,只有用宣威饲养的传统猪种,用当地传统饲料和饲养方法饲养出来的肥猪,用宣威传统腌制方法腌制和保存、发酵而成的火腿,才能够称之为宣威火腿。
 

   三是它的包容性。宣威火腿独特的色、香、味,形成了独特的食用方式。这种方式,从鲜肉系列延伸至火腿系列,也延伸至当地的山茅野菜。早在清末,民间就已经形成了冬季食用鲜猪肉的“宴席”:宣威土八碗。即宰杀肥猪时,后腿用于腌制火腿(有的人家也用前腿腌制,留作自食),猪头腌腊作为大年三十献祭用品,猪肚腌腊留到夏天食用,腰肋骨称为“正菜”,腌腊留至农忙时节请工做农活时用;甚至连猪血,也要做成血豆腐、血辣子腌制起来日后用。只有一些腌制不了的边角部分,就用来请客吃杀猪饭。土八碗中,宣威小炒(肉)家家必备,豆腐、青菜、酸菜京豆或豆芽也是必不可少的,条件好的人家,还用一些当地出产的食药两用的植物,如大药(牛蒡)、山药、小黑药等熬骨头汤,既待了客,又把肥猪肉的边角应用到极致。现在,宣威小炒已经成为云南名菜。过了春节,陆续食用腌腊的其他部位,一直维持到五月端阳,火腿发酵成熟,转而食用火腿。一些在别的地方难登大雅之堂的宣威土菜,如核桃花、树花、韭菜根、百合、淡菜豆花、火腿汤煮京豆加酸菜、各种各样的洋芋,与火腿同为席上珍品。既调和了火腿的咸淡,也增加了感官色彩。由火腿衍生出来的宣威土菜,成为大家都能够认可的美味佳肴。
    四是它的质朴性。宣威火腿的强势,质朴到不允许任何雅化的名称出现。几乎所有的餐馆,无论档次高低,也无论是农家,都只有一个直奔主题的称呼:火腿。或凉片,或煮食,只有部位的不同,没有名称的不同。如金钱腿、肘把、猪蹄等。一点都不含糊。原因是,如果取了一个花哨的名字,这个菜肴可能就变味了。超出宣威范围,所有的餐馆都坦诚地说:宣威火腿猪脚火锅,不打另外的招牌。由宣威火腿带动的宣威土菜,也一律使用原名,如扣韭菜根、扣白合、扣树花,只有少数菜例外,如油煎洋芋,一度称黄金洋芋,但也很快得到纠正。质朴,是宣威火腿及其农家土菜的特色。
    五是它的亲情性。宣威火腿是每户人家养殖肥猪的所有付出的珍品,每户人家都把它当作轻易不出手的东西,联系着家人和亲友的感情。看望朋友,送出的是一家人舍不得吃的火腿;儿女出门在外,父母亲去探视,背着去的一定是火腿;在农村,有客人来,端上桌子的,也是让人馋涏欲滴的火腿。最让人感叹的,凡是从宣威走出来的人,无论是莘莘学子还是行伍和商人,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刻,必然是父母亲背着火腿出售后,让他们有了走出家乡的巨大支持。不管他们走多远,家乡的火腿永远维系着与家人的亲情。因此火腿成了迈向成功的另一条腿,让他们走得更远,也更顺畅。从宣威走出的邓小平夫人卓琳一家人,始终与宣威火腿有不解之缘(事见毛毛著《我的父亲邓小平》一书)。
    六是它的长远性。宣威火腿虽然也走过自己的弯路,也让人担忧它的前途和命运。宣威人是中国的浙江人、四川人,凡是有人迹的地方都有宣威人,近年来走出家乡打工的人为数不少,以至于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:养猪的人越来越少,火腿的产量在走下坡路。其实无需忧心忡忡,宣威的地理、气候等自然条件,决定了宣威人必须养猪,必须通过养殖这一方式将粗粮和野菜等转换为更值钱的火腿,除此别无出路。而近些年来,许多有识之士看准了这个产业和这个品牌,纷纷投入巨资推行养殖、加工、销售一条龙产业化,并取得了不凡成绩。一些产品走进了钓鱼台国宾馆等高级餐馆,一些产品走向了国际市场,通过火腿月饼深加工,延伸了火腿的产业链。因此这一优势不会被放弃,仍然会有很多人坚守,民间的基地会一如既往地存在,宣威火腿也将长远地生存下去。

    七是它的健康性。腌腊食品一直广受人们的垢病,都认为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癌症。而宣威市是中国的癌症高发区,就更让人认为是食用火腿等腌腊食品的结果。但人们忽视了一个事实,宣威市是产煤大县,农户和部分城市居民的燃料,大都是煤炭,而且一度时期采用的是原始的点燃方式,人们所受的煤烟污染,是产生癌症有根本原因。腌制的火腿和酸菜,可能有原因,但不是主要因素。在远离煤烟污染的高寒山区和边远乡村,一辈子食用火腿的人,健康长寿者不在少数。分析火腿的成份(规范和传统腌制者),亚硝酸盐远低于国家标准,而传统猪种、传统饲料和传统养殖及传统腌制的真正的宣威火腿是健康的,比其他地方喂工业饲料的猪肉安全(有化验分析数据)。近年来,宣威火腿的价格高于金华火腿百分之三十,并且被人仿冒,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。

    进入二十一世纪,中国三大火腿的另两腿,因为缺少养殖基地而产量锐减,只有宣威火腿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,都已经稳居全国第一;宣威火腿营造的火腿文化,不仅融入了宣威市民的灵魂,也得到了中国南方、北方其他省市的认同。早在2001~2002年,宣威市就成功举办了两届火腿美食文化节,展示的特大火腿荣获吉尼斯世界记录。之后又相继获得原产地保护证明(地理标志证明)、中国驰名商标、中华老字号等称号,以宣威火腿命名的著名餐馆,遍及云南的曲靖、昆明、大理、西双版纳等各大中城市,宣威成为“中国火腿文化之乡”的条件已经具备。在世界上,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如此忠实地饲养肥猪,也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如此认真地腌制火腿。如果说葡萄酒的故乡是法国,他们的人民酿造葡萄酒昂扬了人性中自由本色的话,那么,宣威人民为人类贡献的火腿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执着和理性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责任编辑:王继虎 、

滇ICP备2020008849号-1 滇公网安备 53038102530500号
微信公众号
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
手机访问
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
在线客服
专业的客服团队,欢迎在线资讯
客服时间: 9:00 - 18:00

滇公网安备 53038102530500号